【電影】【萬聖節片單】斷頭谷Sleepy Hollow:歌德恐怖片的老靈魂

晴耕雨讀
Dec 14, 2017

--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我還在念小學,被嚇得半死;

多年後喜歡上提姆波頓,才發現這部電影是他的早期作品。

上大學後無意間喜歡上華盛頓歐文,才知道這個故事因為他的文章而更廣為流傳。

先來談談這部電影的原型,也就是出現在「沉睡谷」(及電影原名”Sleepy Hollow)的無頭騎士傳說

這個傳說有點像是歐洲版的虎姑婆,是難究其源的鄉野傳說:一名失去頭顱的騎士,不安分的靈魂出來作祟,就這麼簡單的一個架構。對中古世紀的歐洲人來說,半夜騎馬回家時想著這鬼故事的恐懼程度,八成不亞於將東方小孩嚇得乖乖上床的虎姑婆。

而十八世紀的美國大作家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 Irving),他最有名的故事之一《沉睡谷傳奇》便是文學史上最先也最成功翻完此傳說的例子(台版是張愛玲翻譯,頗為精彩)。

(↑長得有點像短髮版巴哈的歐文)

與電影不同的是,歐文原始故事裡的主角Crane並不是強尼戴普演的篤信科學的警員,而是超迷信、熱愛巫術傳說的鄉野教師(根本完全相反的個性),而電影中存在感超低的伯朗姆在文章裡則是真正獲得美人心的「健骨」大哥。

我個人非常喜歡歐文筆下的世界,充滿騎士風格與美國拓荒精神、老式諷刺幽默的筆鋒,真想回去安慰那個被《斷頭谷》電影嚇壞的年幼自己,沉睡谷的世界非常迷人,超適合在夜晚裡配著一杯熱可可和司康餅下嚥啊!

除了歐文之外,另一部成功轉譯無頭騎士的作品就是1949年的迪士尼電影《伊老師與小蟾蜍大歷險》的其中一PART《沉睡谷傳奇》,伊老師即是Ichabod Crane。

這部卡通電影與歐文版的《沉睡谷傳奇》基本上非常相近(連主角與鶴的相似度都忠實呈現XDD),經典的小橋與南瓜頭等等元素也不缺。同時也更加著墨了Crane與健骨爭取美人注意力的部分,基本上因為是卡通電影自然是闔家觀賞,喜劇成分添加不少,眾人說鬼故事的橋段更用迪士尼最愛的歌舞方式呈現。

扯遠了,回到提姆波頓的世界。眾所皆知提姆波頓熱愛的黑色幽默、哥德風格,怪異的人設、血腥的畫面在他的電影中更是屢見不鮮。

而提姆波頓的好夥伴強哥1999年的嫩顏更是讓人吃驚!

看過提姆波頓較後期的作品如《魔鏡夢遊》、《黑影家族》甚至前幾個月的《怪奇孤兒院》後,不難發現提姆波頓的魅力隨著時間漸漸消失。

《瘋狂理髮師》裡美麗的運鏡與人設、演員們令人驚艷的歌喉從國中時便深得我心,但《黑影家族》證明了強尼戴普與海倫娜波漢卡特的黃金組合不再與提姆波頓共稱佳話,《魔鏡夢遊》揭示了翻玩童話的提姆波頓也僅算及格(而且他翻完的可是CULT味超重的愛麗絲夢遊仙境啊!)

《怪奇孤兒院》撐場的是人稱提姆波頓新的謬思女神Eva Green,而確實她飾演的隼夫人最為吸睛,然而這部由文學改編的電影世界觀混亂、男主角Asa butterfield的面攤演技更是讓我從頭開始出戲……

然而,1999年的這部電影,我認為提姆波頓尚未失去他德古拉式質感的成功。各種奇怪的刑具設計頗為吸睛,類似的機械美感可以也可以從剪刀手愛德華的造型、瘋狂理髮師的殺人座椅等地方看到。從強尼戴普驗屍的表情等地方仍可以感受到他的黑色幽默,而那個無頭騎士的造型,莫名有點可愛… …

總的來說,提姆波頓的電影,很容易介於不上不下的奇怪境地(除了少數小品如《大智若魚》)。雖是黑色童話卻常常兒童不宜(我就是個小時候被嚇壞的血淋淋例子)、說血腥的話過於刻意的手法又達不到番茄醬迷的喜好,說恐怖的話他又愛加入無厘頭的元素。

我想或許是因為提姆波頓追求的並不是黑色童話,而是血肉橫飛、充滿挫折與死亡的成人童話吧!

以這個前提而言,斷頭谷算是提姆波頓前中期成效不錯的一步作品,不像後期的電影大多拿捏不好幽默、血腥、歌德的比例了。

不論如何,今年萬聖節把斷頭谷拿出來複習一次,仍然是應景而過癮的。

--

--

晴耕雨讀

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